党政理论网 - 人员查询
手机版 微信

微信扫一扫,资讯看不断

分享
归隐书林评蓝风的诗
时间:2022-09-28 17:44:59   作者: 斯马这厮

 归隐书林评蓝风的诗

《陈老师》

陈老师是我的

小学数学老师

上四年级时

有天我就着水龙头

喝自来水

得了急性肠炎

他骑着一辆

二八加重自行车

把我送到医院

很多年以后

我在大庆路某酒店

和他相遇

我过去给他敬酒

他说别喊老师

十年前就改行了

我说那年你骑自行车

送我去医院

这份恩情一直没忘

他说啥恩情不恩情的

过去的事儿

一点都记不得啦

搞酒搞酒

我俩搞个大杯

2022.9.2

归隐书林点评:蓝风的《陈老师》虽然是叙事诗,但是却没有一点让人不想读下去的感觉,相反是引人入胜的,能读得津津有味的。想想原因,无外乎这两点,细节的生动,感情的真挚,尤其最后两句尤为传神,如闻其声,如睹其人:“搞酒搞酒/我俩搞个大杯”。这类题材的诗,想写好,没有一定的功底和功力也是不容易达到的。

《教育家》

1946年

爷爷主动捐出了

所有田产

参加革命

解放后

当过的最大的官

是公社副主任

到了晚年

他喜欢坐在院子里

大声朗读

毛先生的名篇

我那时

还在上小学

对那些发黄的书

充满好奇

有一次

我问爷爷

什么是低级趣味

他想了想说

就是好吃懒做

偷鸡摸狗的意思

这个解释

算不上标准答案

却影响了

我的一生

2022.9.6

归隐书林点评:莫名其妙就很喜欢了蓝风先生的诗,这首《教育家》也不例外,也是很喜欢,口吻、语调、节奏和用词都喜欢。我总是很惊讶,他的诗都是纯粹的叙述、叙事,且还不是短诗小诗,但他又是怎么做到能让人读起来又毫不生厌的呢?特别特别喜欢他诗中“毛先生”的这个尊称,似乎在不经意间,让我看到了一点诗外的蓝风先生的面貌来。

《傍晚》

夕阳西下

染红了

城中的河流

当一栋高楼

把它遮挡

河流又瞬间恢复

原来的样子

2022.9.19

归隐书林点评:蓝风的《傍晚》,简直就是一幅画,而“瞬间”这两个字,又让这幅画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就仿佛是自己亲眼看到了那条夕阳下的流动又被遮挡的河流一样。

《母鸡》

富康路临时马路市场

一位老妇

叫卖一只母鸡

有人问

这只母鸡不下蛋吗

她说还在下

那人又问

下咋还舍得卖

她说别的母鸡下了蛋

只叫几声

它下蛋后

每个房间乱扑棱

不停地叫

卖掉就不讨人嫌了

2022.9.23

归隐书林点评:蓝风先生的《母鸡》,不知是他亲身经历的第一首材料,还是听来的二手材料,总之,他的笔下的叙述和描写,是不让人反感的,总是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这就是他的诗好,不让人反感。这是有他独到的地方,比如语气,比如节奏,比如用语习惯等等吧。

《人生如梦》

536公交站旁

收破烂的老汉

坐在三轮车上

双手捧着《红楼梦》

神色怡然

念念有词

小小的车厢里

除了深秋的阳光

什么宝物也没有

2022.9.27

归隐书林点评:依然还是午睡起来,烧好水了,泡好茶了,坐下来慢慢看新一期的《雪花飘飘》。就像是喜欢了一个人一样,看见了就会高兴一样,今天看见了蓝风的《人生如梦》,就是高兴的,就像遇见自己喜欢的人一样。真是一首美好的、温暖的诗。收破烂的老人,坐在536公交车站旁的收破烂的三轮车上,念念有词、旁若无人、甘之如饴地读着《红楼梦》,陶醉其中。“小小的车厢里/除了深秋的阳光/什么宝物也没有”,但是,从这三句里似乎我们都看到了有宝物。昨晚翻看《滴答》,看到了蓝风的《为什么一大早转发于斯的诗》,对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喜欢。不知他在西藏的那三年是服役还是去援藏?过去总觉得是莫名地喜欢上了蓝风的诗,其实不是的,喜欢是有原因的,就是因为他的“诗质”是美好的。最后再次谢谢雪也先生,辛苦了。

来源:斯马碎语公众号

频道推荐/

阅读排行/

热门推荐/

精选内容/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党政理论网
党政理论网 @ Copyright By zgdzllw.com 2019   京ICP备13015832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6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