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被写进二十大报告。而这一政策早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过,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表明,国家高度重视人口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支持和提高生育已成为解决我国人口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生育政策等相关配套措施的调整和完善将是大势所趋。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公布,就“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并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提出要求。
多项“促生”配套政策在路上
为了缓解大家“不敢生、不想生”的难题,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
今年2月,北京市医保局、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印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将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减轻患者就医的负担,增加尝试辅助生殖的机会,提高生育率。
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鼓励生育。
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深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为了完善三孩生育的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和措施,国内多地宣布修改计划生育条例,延长生育假期,提高生育福利,完善托育服务,对三孩家庭实行物质补贴、住房补贴。
比如,天津颁布的新规为女方增加了生育假60天,与此同时,男方享受15天的陪产假。这意味着,女方的生育假期最长可达158天。子女3周岁以下的父母,每年可享受各10天的育儿假。
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也受到鼓励。支持幼儿园招收幼儿的年龄下调至2岁,同时鼓励用人单位单独或者联合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
长沙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对依法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增加1套购房指标。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及以上每孩可享受一次性育儿补贴1万元。
宜宾市对符合政策生育两孩及以上的家庭,在宜宾市主城区范围内购买房地产开发企业出售的新建商品住房、商务公寓的,实施购房补贴。购房补贴原则按不低于200元/平方米给予一次性补贴,每户最高不超过3万元。
持续下降的生育率,不断加深的老龄化
在不断出台多项生育支持政策的背景下,我国生育率仍然保持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根据近十年的年度出生人口数来看,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下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12-2015年,中国的年出生人口数都在1600万人以上。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当年出生人口达到1889万人,之后几年,出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2022年8月1日,国家卫健委党组在《求是》杂志刊文指出,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优化生育政策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2020年0-14岁人口为2.5亿人,占比17.9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比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出生率为8.52%。国际上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意味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当前,我国老龄化仍然处于不断加深的水平。
生育意愿降低,平均寿命延长,老龄化加深,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老龄化直接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减少,潜在经济增长率面临下行的压力。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减少,社会生产能力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消费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将削弱全社会的创新创造能力。我国长期以来因人口红利形成的低成本力优势下降,国外资本转移到国内的吸引力降低,将直接影响国内就业和制造业出口利润。
另外,老年人口的增长,会带来养老金支出、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增加,加大财政压力,而我国目前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也不相适应。
育龄妇女总体规模下降,选择晚婚晚育的年轻人数量上升,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使我国生育率会在较长时间段里处于较低水平。
养育成本快速提高,是当下家庭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而现行的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调控作用明显弱化,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措施不配套、不衔接,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育意愿。因此,实施三孩政策,优化人口发展结构,必须支持和完善生育配套措施,建立生育支持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频道推荐/

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详细]
阅读排行/
热门推荐/
精选内容/
- 解读二十大报告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 【二十大时光】 宜城统一战线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凝心聚力新蓝图 同心奋进新征程
- 践行“三实” 淬炼“三力” 筑牢基层“红色堡垒”
- 湖北省司法厅法治调研处开展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
- 宜城:全市志愿者深学热议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新洲造”火箭95天成功“四连发”
- 「“九头鸟”文旅创意」:湖北国庆氛围浓 短途游更从容
- 宜城市医保局:多维度推进参保缴费 节日服务“不打烊”
- “丹青筑梦 十年执着”湖北省书画家协会扬子书画院成立十周年书画展
- 鲜花献英烈哀思祭忠魂 黄陂区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 非遗百布堂,喜迎二十大
- 童心向党迎国庆
- 归隐书林评蓝风的诗
- 立足监狱职能 面向特定对象 打造具有监狱特色的政务服务体系
- 【专题报道】江北监狱:监地融合办实事 服务下沉暖人心
- 【专题报道】湖北省监狱局组织参观省直机关第八届“清风颂”廉政书画展
- 【专题报道】湖北监狱系统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走深走实
- 【专题报道】湖北省监狱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2年第九次集体学习
- 服务多做一步,群众少跑一路
- 陈玉林:一辈子只干法治为民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