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只干了法治为民一件事”是谷城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玉林35年来从业生涯的真实写照。他扎根基层一线,创新“三百促三治”治理模式,推动“全覆盖”“多元化”“一站式”纠纷化解平台建立,打通县域公共法律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两家的围墙纠纷,调解的怎么样,有啥意见没有?”
“还算合理的,怪满意。邻里之间还是要以和为贵,尽量不要发生矛盾。”
2019年初,作为皮家洼社区大党委书记的陈玉林,在走访中旁听纠纷调解时,受盛康镇“百户长”的启发,创新自治“百户网”、法制“百米岗”、德治“百分奖”。
城关镇皮家洼社区王府花园小区楼栋长程琳说:“我这个楼栋长是小区居民集体推选的。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缩小了服务半径。也让更多的矛盾在小区内部就得到了解决。让大家有了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百户网”下辖楼栋长,及时调解矛盾纠纷,维护和谐,带头参与基层自治,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实现社区自治的全覆盖。
城关镇皮家洼社区党委书记皮保玲介绍 :“变少数人治理为群策群治,变单纯法制为法治、情治相结合, 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
建立“百米岗”,把法治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给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设立“百分奖”,充分调动辖区居民通过积分方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三百促三治”经验被《湖北政法——平安湖北建设专刊》推广。
陈玉林介绍:“‘百户网’促自治、‘百米岗’促法治、‘百分奖’促德治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变干部‘唱独角戏’为群众‘跳集体舞’。”
全面整合县级公共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调处服务资源,在陈玉林多方协调下,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框架初步显现。
陈玉林说 :“‘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是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享受法律服务的堵点和难点。”
2021年9月,以专业性人民调解为主线,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的县人民调解中心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落成启用。
县人民调解中心负责人王大运介绍:“可直接受理人民群众及县委、县政府和其他县直有关部门移交的人民调解案件,指派专业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能够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精准、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
中心进驻各类专职调解员25名,首席调解专员10名,入驻中心的法官、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30余名,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能解“千家忧”。
陈玉林介绍:“聚合全县1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通过统一受理窗口、共享调解场所、融合调解力量、汇集专家资源、集约管理人员,实现调解资源集约化供给。”
截至目前,调解中心已接待来访群众30000余人次,免费提供法律咨询14000余人次,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100多件,《多元化基层纠纷化解平台》被评为2021年湖北省社会治理创新十佳案例。
陈玉林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公务员,我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在岗一分钟,尽责60秒。做党委放心的事,干人民满意的活儿。”
来源:云上谷城
频道推荐/

连日来,宜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详细]
阅读排行/
热门推荐/
精选内容/
-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多测合一”落地
- 湖北宜城:创新四种宣讲形式 让党的二十大“好声音”声声入心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铸魂育人 --湖北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工作交流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
- 不为繁华易匠心,以万千锤铸一器 武软培育新时代高技能人才
- 湖北宜城: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基层接地气添干劲
- 【专题报道】聚焦二十大 | 立足岗位集中学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湖北监狱落地生根
- 擦亮服务师生的暖心招牌
- 防疫一线,总能看到这位奥数金牌教练的身影
- 党建引领强堡垒 奋楫杨帆再启航 省司法厅法治调研处党支部完成换届选举工作
- 姚彬赴联系点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
- 榜样 | 江岸民警潘黎:守护群众“钱袋子” 练就一身反诈技能
- 大道通衢链接美好江岸
- 窑湾社区:共同缔造汇聚战“疫”磅礴伟力
- 立足国家战略:培养找矿突破创新人才
- 宜城网络达人为抗疫一线献爱心
- 疫情有隔,服务不停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服务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建设
- 量身定制的“营养套餐”
- 半年捧回四座奖杯 武软打造网络安全人才新高地
- 齐绘“共同缔造”同心圆! 社区治理迎首批“美丽庐舍建筑师”